close

  中國江蘇網9月19日訊(通訊員 張明平 記者 袁濤)今天,由江蘇大學承辦的第八屆分子印跡國際會議開幕,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20個國家170餘名該領域頂尖學者齊聚鎮江,就分子印跡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研討和交流。
  據介紹,該國際會議首次在中國召開,標志著我國科技工作者在分子印跡領域的工作得到國際承認與認可,對我國在分子印跡領域的研究工作必將起到深遠的影響。
  分子印跡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化學分析分離技術,涉及化學、高分子、生物、材料等多學科交叉。該技術是模擬自然界所存在的分子識別作用,可形象地描述為製造識別“分子鑰匙”的“人工鎖”技術,如酶與底物、抗原與抗體等,以目標分子為模板合成具有特殊分子識別功能的分子印跡聚合物。據瞭解,該技術具有特異識別性、高效性、穩定性好等突出優點,在色譜分離、固相萃取、仿生傳感器、模擬酶催化、臨床藥物分析、吸附、膜分離等諸多領域,得到日益廣泛的研究和開發,且應用研究新領域正在不斷擴大,並有望在生物工程、臨床醫學、環境監測、天然藥物、食品工業等領域形成產業化規模的應用。
  本次分子印跡國際會議得到了國內外從事該領域科技工作者的極大重視,分子印跡技術奠基人之一、瑞典隆德大學克勞斯·莫斯巴赫教授,國際分子印跡協會主席、英國萊斯特大學邁克爾J惠特科姆教授,副主席、法國貢比涅技術大學卡斯頓·豪普特教授和瑞典馬爾默大學伯傑·塞勒格倫教授,先進材料國際聯合會秘書長、英國萊斯特大學謝爾蓋·佩雷斯基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玉奎等頂尖級的專家到會,給大會帶來“分子印跡的起源和發展”、“生物抗體納米微膠囊和納米複合材料用於生物醫學診斷和治療”、“‘塑料抗體’用於診斷和活體應用”、“蛋白質研究中的分子印跡技術”等報告。除7場高端特邀報告外,在為期三天的時間里,大會還設立了80餘場分會場報告,對分子印跡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交流。
  據介紹,江蘇大學是國內較早開展分子印跡科學技術研究的高校之一,10年來在分子印跡研究領域,學校科研團隊在智能自愈合聚合物、串聯催化反應、納米反應器等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取得了國際公認的成果,如實現了簡單、直接和有預見能力的高選擇性及特異性功能催化劑的設計新方法;兼顧催化原理與分子識別要求,發展出選擇性及特異性可定製的新概念催化劑;設計出“開/關”可控的智能聚合物催化劑,實現了對催化過程的直接控制。  (原標題:百餘名海內外學者齊聚江蘇大學 研討“分子印跡技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g02bgdza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